人文交流

您的位置:首页 > 中阿关系 > 人文交流

六次援非,他见证中国医疗队大爱无疆

来源:新华网 发布:2024-09-03 15:48

8月29日,冯育德在西安向记者展示援非时期的照片。


“喝过尼罗河水的人还会回来。”回忆起六次援非经历,73岁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退休职工冯育德眼神里满是怀念。半个多世纪以来,一批批中国援苏丹医疗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当地谚语。

1979年,28岁的冯育德跟随第11批中国援苏丹医疗队,第一次踏上这片热土,那时的他还是队里最小的成员。此后数十年,冯育德一次又一次回到这里,在苏丹累计工作12年。从司机到阿拉伯语翻译,冯育德职责转变的背后,是他对援外工作的热爱和不断精进的业务能力。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初到苏丹,冯育德就对当地语言产生了兴趣,跟着当地居民学习阿拉伯语。第二次援非时,原定的翻译因病回国,冯育德临危受命,承担起翻译工作。

“当时阿拉伯语人才紧缺,医疗队又非常需要翻译,我就下决心要学好阿拉伯语。”1989年冯育德第二次援非回国后,便向医院申请职工再教育,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全日制阿拉伯语大专班学习。

在校学习期间,冯育德念念不忘在苏丹工作时遇到的问题,萌生了为医疗队编写阿拉伯语手册的想法。他将教材上与病症相关的词语逐个抄写摘录,又在老师的帮助下打印成册,最终形成了汉阿双语对照的《阿拉伯语会话手册》。手册不仅包含日常用语,还囊括了各类病症、问诊相关的双语语句。带着这份珍贵的学习成果,冯育德再次随队回到苏丹。

“这本《阿拉伯语会话手册》简单实用,成了我们医疗队人手一册的援非‘宝典’。”曾三次援苏丹的西安市红会医院超声一室主任武翊纶说,到苏丹开始工作生活后,面临的第一关就是语言关,冯育德和《阿拉伯语会话手册》为队员们顺利开展医疗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

冯育德在苏丹与当地学生合影(2004年7月14日摄)。


苏丹长期缺少医生,医疗条件艰苦。中国医疗队工作地之一的阿布欧舍友谊医院,距离苏丹首都喀土穆约120公里,一路上坑坑洼洼,队员们颠簸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最初这里就是一座简陋的‘农场医院’,房顶是铁棚子,刮起沙尘暴时,屋里全是沙子。医院时常停电,医生还要克服种种困难做手术。”冯育德说。

“虽然条件艰苦,但中国医生们医术精湛、责任心强,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提起中国医疗队,苏丹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冯育德说。一次,一名40多岁的苏丹男子要做胃部手术,紧张得不停打嗝。与医疗队医生商议之后,冯育德耐心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中医针灸对于止嗝有奇效。经过两次针灸,患者打嗝症状大大缓解,手术也得以正常进行。

冯育德说,阿布欧舍这个小镇也因中国医疗队而声名远播,常有患者从数百里外慕名而来。

回忆起在阿布欧舍友谊医院的工作,曾两次参加中国援苏丹医疗队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柏春梅告诉记者:“医院各科病房里总是满员,外科天天有手术,医生们不能按时下班是常事。在夜间,各科急诊依然不断。”

中国医疗队的真诚付出赢得了苏丹人民真挚的友谊,淳朴好客的苏丹人民也经常邀请医疗队员参加当地节日庆典、婚礼、家宴等。

“我常听到苏丹人对我说的话就是,‘中国人不但是朋友,还是我们的兄弟’。”冯育德回国后还与一些苏丹朋友保持着联系。他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他的苏丹朋友阿卜杜·阿齐兹和纳赛尔发来的视频。隔着屏幕,两位苏丹朋友向冯育德挥手问候,用阿拉伯语诉说着对他的想念和对中国医疗队的感谢。

陕西是最早承担国家援外医疗任务的省份之一,自1971年4月首次向苏丹派遣援外医疗队以来,共向苏丹及马拉维派遣医疗队48批1298人次。截至2024年7月底,中国援外医疗队在苏丹、马拉维累计诊治门诊患者847.06万人次,救治住院患者45.94万人次,实施手术25.34万例。

“六次援非,我共事过不同的医疗队员,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就是医术精湛、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当地人民服务。一代代医疗队员始终秉持这样的作风,践行和传承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冯育德说。

附件:

中阿合作论坛 版权所有京ICP备06038296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邮编:100701 电话:86-10-659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