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随笔

您的位置:首页 > 中阿关系 > 时事随笔

探寻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中阿路径

来源:中东瞭望 发布:2023-09-29 09:29

9月26日,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改革发展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伊拉克前总理阿卜杜勒马赫迪、约旦前经济事务副首相阿纳尼、阿曼前新闻大臣哈萨尼、阿盟助理秘书长哈立德,以及来自中国和17个阿拉伯国家的专家学者出席。论坛期间,中外代表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议题碰撞思想火花,共飨智慧盛宴,共谋未来发展。阿方与会代表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认为“一带一路”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合作平台,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新机遇。

阿曼佐法尔省郑和纪念碑和广州“苏哈尔”号船纪念碑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历史长河中,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国与阿拉伯交往的窗口,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众多佳话。阿曼前新闻大臣哈萨尼充满感情地向与会者介绍,在阿曼佐法尔省树立着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的纪念碑,在中国的广州矗立着阿曼“苏哈尔”号船纪念碑。两座纪念碑遥相呼应,见证了历史上阿拉伯文明与中华文明在交流交融中实现共同繁荣的盛景,诉说着千年间中阿海上贸易往来的动人故事。如今,面对贫穷、饥饿、疾病、战争、气候变化等层出不穷的挑战,中阿双方都认为,应秉持丝路精神,团结一心、携手努力、战胜挑战,实现更包容的发展,迎来更绿色的环境,建设更美好的世界。

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中的“非洲第一高楼”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承载重要的时代意涵。伊拉克前总理阿卜杜勒马赫迪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平等互利、共商共建共享,尊重独立自主,契合各方需求,同中方共建“一带一路”是阿方的战略抉择。阿联酋趋势研究与咨询中心高级研究员娜吉莱表示,对阿拉伯世界来说,“一带一路”可以说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倡议之一。“一带一路”是当前阿中合作最重要和最突出的方面,体现出双方多年的共同追求,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将有助于阿拉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中国企业承建的嘉玛大清真寺印制在阿尔及利亚1000第纳尔上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的合作成果。阿盟助理秘书长哈立德表示,在“一带一路”框架内,阿中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实施了200多个大型项目。共建“一带一路”使阿拉伯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双方在经贸投资、金融、工业、交通运输、能源、自然资源、环境、农业等领域树立了南南合作典范。科摩罗外交部官员穆罕默德表示,中国为科摩罗以及阿拉伯、非洲国家的卫生健康、民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中国的青蒿素让科摩罗实现疟疾“零死亡”,染病率下降98%。中国第一个向科摩罗提供新冠疫苗,使科人民接种率高达50%,是整个非洲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中国政府向科摩罗援助的一批青蒿素抗疟药交付科方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迎来提质升级的新契机。约旦前经济事务副首相阿纳尼表示,阿中共建“一带一路”还有巨大潜力,我们甚至还未触及“冰山一角”,希望双方拓展和深化在高科技、金融服务、人工智能、通信、医疗等领域的合作。阿尔及利亚通讯社国际部主任阿卜杜拉齐兹表示,“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利共赢之路,阿中双方应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发挥各自优势和潜力,扩大在能源、基础设施、农业、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实现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造福双方人民。

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

“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但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站在新的起点上,期待中阿双方继续弘扬丝路精神和中阿友好精神,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和中阿命运共同体建设上不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附件:

中阿合作论坛 版权所有京ICP备06038296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邮编:100701 电话:86-10-659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