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随笔

您的位置:首页 > 中阿关系 > 时事随笔

从《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说起

来源:中东瞭望 发布:2024-03-18 08:40

近期,《金融时报》发表题为《阿拉伯世界在加沙问题上对美西方表达愤怒》的评论文章,指出在16个阿拉伯国家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76%的受访者对美国的态度变得“更加消极”,认为加沙冲突完全打碎了美国在他们心中的“民主”“自由”形象。到底是什么原因,正日渐颠覆美国在阿拉伯国家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心中的地位?

美国“袒以压巴”,大搞双重标准。美国自诩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却在巴以冲突升级后“拉偏架”,支持以色列无节制地行使所谓“自卫权”,导致加沙民众死亡人数突破3万。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独家动用否决权,阻拦安理会通过在加沙实现持久停火止战的决议。这些做法加重了阿拉伯国家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失望情绪,也使他们因巴勒斯坦问题长期延宕不决而积压的历史屈辱感不断上升。

美国穷兵黩武,不断推高地区整体安全风险。作为大国和少数对以色列能够施加有效影响的国家,美国本应为推动尽早在加沙实现停火止战、防止冲突外溢扩大切实发挥作用,但美国并没有这样做。红海、叙利亚、伊拉克等方向出现的局势紧张,其根源都是加沙冲突。只有尽早平息加沙冲突,才能为缓解这些方向的局势紧张创造条件。但美国选择武力应对,导致出现“越打越乱”“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

美国标榜“民主”“人权”,实则信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美国政客对倒毙在希腊海滩的叙利亚小男孩唏嘘不已,却对数千名加沙儿童死于战火无动于衷,也从未声张这些儿童的“人权”。在《金融时报》的上述评论文章中,一名黎巴嫩青年学生愤怒控诉美国口口声声标榜的“民主”“人权”都是谎言。这充分说明“民主”“人权”只是美国的虚伪假面,无论如何遮掩,都改变不了其单边、霸凌的本质。

同阿拉伯世界对美西方表达愤怒相对应的是,阿联酋民调机构在2023年针对18个阿拉伯国家的3600名青年所作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阿拉伯国家的“真朋友”。为什么中国能够赢得阿拉伯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信赖?

中国始终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正义事业和主张,始终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巴勒斯坦已故总统、巴解组织创始人阿拉法特曾说过,在所有大国中,中国是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最持久、最坚定的。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中方为推动停火止战奔走,为保护平民尽力,为缓解加沙人道困境积极施以援手。中国还始终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支持阿拉伯国家形成强有力共同立场、发出强有力共同声音,同阿拉伯国家加强沟通协调并为其仗义执言。不仅如此,中方多年来始终支持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支持地区国家通过加强合作解决彼此安全关切,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实现历史性和解,并带动中东地区形成“和解潮” 。

中国始终致力于同阿拉伯国家共促发展、共谋振兴,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同阿拉伯国家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所有22个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正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向持续深化和拓展。中阿双方全力落实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重要成果,传统能源领域合作成果不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亮点纷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高技术领域合作持续向更高水平迈进。

中国始终致力于同阿拉伯国家互学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国一贯反对将恐怖主义同特定民族宗教挂钩,反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始终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多年来一直同阿拉伯国家开展文明对话和交流,还于2023年同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关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联合声明》。阿拉伯国家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同中国共同发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联合声明的国家群体。中华文明和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正在新的历史时空中交相辉映,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共同作出贡献。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逆历史潮流、没有出路。相信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将秉持“守望相助、平等互利、包容互鉴”的中阿友好精神,继续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不懈努力,携手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附件:

中阿合作论坛 版权所有京ICP备06038296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0209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2号邮编:100701 电话:86-10-659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