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国方案在埃及大放异彩”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2024-08-09 08:30
在中国企业的学习和成长,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建筑“拓展幸福空间”的意义。能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我感到很荣幸。——沙菲克
沙菲克和中国同事检查现场设备。
“通过中国建筑的‘鲁班工匠计划’,我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并认识了我的师傅周锋锋。”谈起中国及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8岁的埃及青年沙菲克的眼睛亮了起来。
沙菲克2018年7月从艾因夏姆斯大学毕业后加入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埃及新行政首都CBD项目P4标段。他坦言,在大学时学习的知识有限,偶尔去小工地实习,没参与过项目。“CBD项目是埃及‘2030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接触这么大的项目,既紧张又兴奋,是‘鲁班工匠计划’给了我信心,让我了解了中国基建和中国工程师。”
“鲁班工匠计划”是中国建筑推出的一项以职业技能培训为核心、辅以企业形象与品牌传播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通过“1+3+N”实施体系在全球落地。其中“1”为“鲁班学院”,即计划的实施主体和执行机构;“3”是面向中建员工、高校学生、利益相关方开展培训及搭建对话平台;“N”是面向技术院校学生、中小企业管理人员、青少年儿童、女性工程师等不同重点人群进行人才培训和文化交流活动。
作为项目培养的重点对象,在导师的带领下,沙菲克参加了建筑理论知识、行业前沿分享、管理能力、技能实操、合规经营、安全生产、语言培训、文化交流等各类培训,“不仅为我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而且让我与锋锋师傅结下了深厚的异国师徒情谊”。
在沙菲克看来,锋锋师傅特别厉害。“设计方交来的电缆方案,师傅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足,比如有些功能不需要,有些设计成本太高。他优化后的方案不仅节省了70万美元的成本,而且效果比原来的更好。”让沙菲克大为叹服的还有师傅精益求精、努力拼搏的精神,“他一直一直在工作,好像感觉不到累似的。中国的先进技术和中国工程师的优秀品质改变了我对工程师的看法,让我也愿意为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埃及,有许多技术在建筑领域尚属空白。“比如弧形管道,我以前都不知道管道还可以做成弧形的。”沙菲克介绍,师傅把中国成熟的方案翻译成英文,一点点教会他,然后和他一起不厌其烦地给监理讲解,获得后者落地实施允许。但当地生产不了怎么办?中国工程师带着方案去当地管道工厂,从联系设备厂家到购买设备再到生产弧形管道,全程参与提供帮助。材料有了,中国工程师又手把手教属地工人如何操作。“这项技术的使用,不仅大幅降低了管道煨弯的成本,还有效解决了施工质量风险问题,得到了监理单位的高度认可,这让我非常自豪。”
更让沙菲克自豪的,是他如今俨然已成为埃及弧形管道领域“第一人”,用在哪里?何处生产?怎么定制?如何安装?他统统了如指掌。“感谢中国企业和中国师傅成就了我,让我从稚嫩青涩的‘新手’一步步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老手’,我更加理解并体会到了工作的意义!”
2021年6月30日,项目两栋办公楼间的钢结构连廊成功连通,沙菲克难抑激动,迫不及待地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动态,获得众多点赞喝彩。“这是埃及首个百米空中钢结构连廊工程。像我师傅一样的中国工程师们,把他们实践过的工程技术方案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向我们倾囊相授,并引导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当地资源优势,将一个个‘中国方案’转变成‘中国式埃及方案’,填补了空白。”沙菲克的眼神明亮而真挚,“我见证了中国方案在埃及大放异彩,希望我与中国、与中国建筑的故事续写下去,希望有一天埃及的工程师们也可以像中国建筑一样在全世界建造‘传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