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中东瞭望 发布:2023-03-01 13:34
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2届会议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
(2023年2月27日)
主席先生,各位同事: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成功召开,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进程。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将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关键在于我们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将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们把14亿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最大的人权,把14亿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14亿人民成为人权事业的最主要参与者、促进者和受益者,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确立“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升人权法治化保障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们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民主权利。
我们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深入参与联合国人权事务,认真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积极提出中国主张倡议,同人权高专和各国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推进全球人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各位同事,
75年前,《世界人权宣言》在二战废墟中诞生。《宣言》申明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成为国际人权事业的里程碑。30年前,《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明确各类人权平等地位,发展促人权、合作促人权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当前,新冠疫情阴霾未散,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粮食和能源危机、产供链断裂、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国际人权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更好促进和保护人权?如何加强和改进全球人权治理?中国主张:
——坚持走符合各国实际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人人得享人权是全人类共同追求。同时,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具体国情、人民诉求千差万别,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人权保障模式。各国自主选择人权发展道路的权利必须得到尊重。照搬照抄别国模式只会水土不服,强加于人更会贻害无穷。
——坚持全面促进和保护各类人权。人权是不可分割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基本人权,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必须同等重视、系统推进。人人生而平等,各国也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要更加重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权挑战,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诉求。单边强制措施违反国际法,侵害当事国人民基本人权,必须立即无条件取消。
——坚持国际公平正义。推进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需要的是团结而非分裂,是合作而非对抗。任何国家都没有资格当人权“判官”,人权不能成为干涉别国内政、遏制别国发展的借口。各国应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交流与合作,共同反对有的国家将人权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反对有的国家无视并无力解决本国国内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却到处充当人权“教师爷”,对别国指手画脚。
——坚持对话合作。人权理事会应成为建设性对话与合作的大舞台,而不是政治操弄和阵营对抗的角斗场。人权理事会应坚持联合国会员国主导原则。人权条约机构和特别机制要恪守授权,同会员国架起沟通桥梁。只有秉持公正、客观、非选择性、非政治化原则,联合国人权系统才能良好运转,为国际人